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鼓勵是相當重要的。它能激發(fā)孩子的內(nèi)在動力,主動去解決問題。能培養(yǎng)孩子的勇氣,敢于犯錯,且能從錯誤中學(xué)習(xí)。能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感,成長為一個有用之材。 鼓勵孩子需要智慧,需要在恰當?shù)臅r機,用恰當?shù)恼Z言。然而很多父母對孩子的鼓勵不僅沒有增加孩子內(nèi)心的力量,還會適得其反,給孩子負面影響。 什么樣的鼓勵方式最管用,這四種方式相當重要,家長必讀。 一、描述式鼓勵。 把孩子的具體行為描述出來,給予肯定或加上父母自身的感受。語言要客觀清晰具體,讓孩子從父母的語言中看到自己的行為和能力。 比方說,一年級的孩子能夠自主閱讀了。這時可以說“媽媽注意到你從原先的靜不下心來到今天可以獨自安靜地看1小時的書了。” 當看到孩子吃飯很乖,就可以鼓勵說“寶寶,你今天把米飯、雞肉和蔬菜全吃完了,一點食物也沒有浪費哦!”。這種鼓勵的重點是強調(diào)孩子的具體行為,而不用任何評價的字眼。這會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行為上,而不是在意是否收獲大人的好評。 父母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加上去。比如說孩子今天把書桌收拾得很整齊,就可以說“寶貝,我看到你今天把筆都放在筆盒里了,書本都按大小排放好,桌面上一點垃圾也沒有。書桌特別干凈整潔!”。這里的重點是把整齊的細節(jié)具體描述出來,而不是籠統(tǒng)的說一句“收拾得很整齊”。 家長要注意盡量不要用抽象的表揚,比如“媽媽很高興”之類的話,它和鼓勵是不同的。 以下描述鼓勵的句式家長可以學(xué)學(xué): 1.媽媽注意到,這一周不用反復(fù)催,你就能自己按時起床了。 2.媽媽看到,你每次做完作業(yè)都主動把書桌和書包整理好了。 3.媽媽注意到你寫字的時候不用提醒就坐得很端正。 二、感謝式鼓勵。 用致謝式語言把客觀事實描述出來,使孩子的內(nèi)在動能被激發(fā)出來,讓他樂意去做更多。比如說孩子幫你按摩肩膀,可以這樣鼓勵:“謝謝你給媽媽按摩肩膀,讓我的肩膀感到特別輕松舒服?!? 很多媽媽都希望孩子能養(yǎng)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xí)慣,為什么有些孩子就拖拖拉拉做不到呢?這很有可能和家長的鼓勵方式錯誤有關(guān)。 比如,家長通常會這樣表揚按計劃完成任務(wù)的孩子:“你真是個好孩子!”其實這樣的鼓勵非常不合適,因為僅僅一天就已經(jīng)達到了好孩子的標準,是不是后面做不到也不要緊了呢。 所以,家長們應(yīng)該換種方式,用感謝式鼓勵來肯定孩子:“孩子,謝謝你按照計劃表完成了今天的學(xué)習(xí)任務(wù)?!迸c其被監(jiān)督,不如被鼓勵。鼓勵會讓孩子獲得“受到尊重”的存在感和“有能力做到”的力量感。 三、賦能式鼓勵。 把信任的力量賦與孩子,用“我相信你……”之類的語言增強孩子對自己能力的認可在孩子面對困難時,這種鼓勵能讓他建立信心,克服畏難情緒,鼓勵孩子達到目標。 比如小孩子去攀高,最后一層始終不敢爬上去,就可以這樣鼓勵孩子:“媽媽相信你一定行,只要再爬一層就勝利了”。比如在孩子面臨考試信心不足時可以說:“你準備得很充分了,盡力做,媽媽相信你一定能考好!” 需要注意的是,賦能式鼓勵是家長真正的相信孩子能做到,否則最好不要用。另外,也要考慮孩子的實際能力的高低,水平相差太遠的話也不要用。 四、啟發(fā)式鼓勵。 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會在啟發(fā)式提問中被挖掘出來,正確的行為得到強化。提問的內(nèi)容包括孩子的感受,完成的過程和方法以及接下來的行動。 比如,當孩子跑步拿到第一名時,可以問他“你這次跑了第一名感覺怎么樣?”“你是怎么跑得這么快的呀?”。話雖簡單,用意頗深。 問到感覺怎樣時,孩子會回答“開心”“快樂”,這種開心快樂的感覺會讓孩子內(nèi)心很滿足。為了再次獲得這種感受,他下次會同樣努力去做。 當問孩子原因時,能讓孩子自己主動思考分析好成績背后的原因,之后會按照同樣的成功之路去實踐。 有個常見的誤區(qū),不少家長在孩子取得好成績時給予單純的物質(zhì)獎勵,不關(guān)注過程中的感受和想法。這種獎勵的有效期很短。當孩子的成績不穩(wěn)定時,會選擇輕松的放棄物質(zhì)獎勵,不會去總結(jié)經(jīng)驗繼續(xù)努力。 總結(jié): 困難與挑戰(zhàn)一直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可以說是孩子成長的良師益友。當孩子遇到挫折缺乏信心和勇氣時,千萬不要用嚴厲的批評和錯誤的鼓勵去傷害孩子。家長們應(yīng)該學(xué)會使用上述這四種充滿正能量的智慧的鼓勵去呵護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積極進取,陽光自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