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裝修拆除過程中,門窗作為易被刮擦、碰撞的重要設施,需采取針對性保護措施。以下從入戶門、窗戶、廚衛(wèi)門窗等不同類型,詳細說明保護材料、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確保拆除時門窗完好無損:
一、入戶門保護:防刮擦與防磕碰
1. 核心材料與操作
門板覆蓋:
用專用木門保護膜(帶自粘膠的編織布材質)或厚紙板(≥5mm) 覆蓋整個門板,從頂部到底部完全包裹,邊緣用寬膠帶(如布基膠帶)固定,避免移位。
若門板為實木或烤漆材質,可先鋪一層氣泡膜再覆蓋紙板,增強緩沖效果。
細節(jié)防護:
門鎖與貓眼:用塑料薄膜或膠帶粘貼覆蓋,防止拆除時粉塵進入鎖芯或貓眼孔;門把手用軟布包裹,再套上護角條(PVC 材質),避免搬運垃圾時撞擊變形。
門框邊角:用L 型護角條(金屬或塑料材質)包裹門框四角,并用螺絲或膠帶固定,防止拆除相鄰墻體時碎石砸傷棱角。
2. 注意事項
禁止在門板上直接懸掛工具或堆放材料,避免因重壓導致門板變形。
拆除過程中,若需頻繁進出,可在門內側設置臨時擋條,防止施工人員推撞門板。
二、窗戶保護:防玻璃碎裂與粉塵滲透
1. 玻璃防護
防爆膜粘貼:
在玻璃表面均勻粘貼防爆膜(或用透明膠帶橫豎交叉粘貼成 “井” 字形),若拆除區(qū)域靠近窗戶,需覆蓋整個玻璃面,防止碎石飛濺時玻璃崩裂散落。
老舊窗戶可先用廢舊報紙或防塵布覆蓋玻璃,再用膠帶固定四邊,降低粉塵附著。
窗框保護:
用泡沫條或海綿條填充窗框與玻璃的縫隙,減少拆除時的震動傳導;窗框外側用塑料布包裹,并用扎帶固定,避免水泥灰漿濺入軌道導致窗戶卡頓。
2. 拆除臨近墻體時的加強措施
若拆除的墻體與窗戶距離≤1 米,需在窗戶內側搭建臨時防護架(用木板或鋼管),距離玻璃面 10-15cm,形成緩沖帶,防止工具誤撞玻璃。
拆除前關閉窗戶并鎖死,必要時用木條從內側固定窗扇,避免震動導致窗戶松動。
三、廚衛(wèi)門與陽臺門保護:防水汽與防污損
1. 廚衛(wèi)門(木門 / 玻璃門)
防水保護:
若拆除區(qū)域涉及廚衛(wèi),需在門板底部 10-20cm 處粘貼防水膠帶,防止拆除時灑水或管道漏水浸泡門套;玻璃門可覆蓋PVC 防水膜,避免水泥漿污染玻璃。
五金件防護:
合頁、門鎖等五金件用塑料帽或膠帶包裹,防止生銹或被拆除工具刮花。
2. 陽臺推拉門
軌道保護:
用防塵塞或海綿填充推拉門軌道,防止拆除時碎石、粉塵掉入軌道,導致后期推拉卡頓;軌道表面覆蓋薄木板,并用膠帶固定。
玻璃防護:
參照窗戶玻璃的防爆膜粘貼方法,若陽臺與拆除區(qū)域相通,需在門內側設置防塵簾(塑料軟簾),減少粉塵進入室內。
四、特殊門窗保護:落地窗、推拉窗與防盜門
1. 落地窗
整體覆蓋:
用定制防護板(木質或金屬框架 + 防護網)覆蓋落地窗外側,防護板與玻璃間距≥20cm,防止高空墜物撞擊;內側玻璃粘貼防爆膜后,再用珍珠棉包裹框架。
2. 防盜門
表面防刮:
用防刮布基膠帶滿貼防盜門表面,若有雕花或凹凸紋路,需先用軟布填充凹陷處,再覆蓋保護膜,避免拆除時電鎬、錘子等工具直接刮傷漆面。
貓眼與門鈴:
貓眼用專用保護蓋(可網購)旋緊密封,門鈴按鈕用塑料膜 + 膠帶覆蓋,防止粉塵進入內部電路。
五、保護流程與檢查要點
1. 施工前準備步驟
清潔門窗表面灰塵,確保防護材料粘貼牢固。
按門窗尺寸裁剪防護材料,預留五金件、把手等位置的操作空間。
對相鄰拆除區(qū)域的門窗,優(yōu)先完成防護再開始施工。
2. 施工中動態(tài)維護
每 2 小時檢查防護材料是否松動、破損,尤其是門框底部、窗戶邊角等易被撞擊的部位,發(fā)現(xiàn)撕裂需立即補貼。
禁止在門窗附近堆放拆除垃圾,保持 1 米以上的距離,避免垃圾滑落砸傷門窗。
3. 拆除后驗收與清理
緩慢撕下防護材料,檢查門窗表面是否有劃痕、掉漆或玻璃裂痕,若發(fā)現(xiàn)損傷及時拍照留存并修復。
用中性清潔劑 + 軟布擦拭門窗,清除膠帶殘留痕跡,軌道內的粉塵用吸塵器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