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套塑料模具的設計、制造成本必須要做到及時匯總:通過有效控制車間的工作傳票的開出,有效管理刀具的報廢;通過準確的模具結構設計、的模具零件加工和準確的零配件檢測,將有效的降低模具因設變、維修而帶來的附加成本,從而獲得每套模具的實際成本,有效地控制模具質量。
壓鑄模具是由定模和動模兩個主要部分組成的。
1、定模固定在壓鑄機壓室一方的定模模座上,是金屬液壓入壓鑄模具型腔的一側,也包含部分壓鑄模具型腔,定模上有直澆道直接與壓鑄機的壓室或噴嘴相連接;
2、動模固定在壓鑄機的動模模座上,隨動模模座移動與定模分開、合攏,對于需要設抽芯機構的模具,抽芯和鑄件頂出機構通常也設在動模內。
壓鑄模具的基本結構:動模座板、墊塊、動模支承板、動模套板、抽芯限位擋塊、抽芯滑塊、抽芯斜銷、楔緊塊、定模套板、定模座板、側抽型芯、—定模鑲塊、型腔、內澆道、橫澆道、澆口套、直澆道、導柱、導套、動模鑲塊、推桿、復位桿、推桿固定板、推板、擋釘、推板導柱、推板導套。
一套模具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部分的組成單元:
(1)澆注系統(tǒng):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深圳壓鑄模具起作用很大一部分是靠它來進行的。是金屬進入到內部并且成型的通道。這個系統(tǒng)還包括排溢系統(tǒng),澆口,排口等等部分。
(2)模體結構:這是由各種架構的零件按照設計的要求,在合適的位置加以組合,將分散的各個結構組合成一個整體,并且能夠安裝到設備上使用。它的主要組成部分有各種模板還有座駕。
(3)成型零件:這是構成讓鑄件成形的空腔結構的各個零件,主要的零件是鑲塊還有型芯。除了能夠構成空腔之外,還能夠構成澆注系統(tǒng)的一個部分。
(4)其他成分:包括側抽芯的機構,這是在澆鑄側面有一定凸凹形狀的鑄件時使用的;復位結構,這是為了方便推板的復位,特別是在清理雜物的時候;另外還有一些固定的結構和組成成分。
塑膠模具注塑時出現(xiàn)翹曲和變形怎么處理?
1、脫模不良引起應力變形時,可經過增加推桿數(shù)量或面積、設置脫模斜度等辦法加以處理。
2、由成型條件引起剩余應力形成變形時,可經過下降打針壓力、提高模具并使模具溫度均勻及提高樹脂溫度或采用退火辦法予以消除應力。
3、因為冷卻辦法不合適,使冷卻不均勻或冷卻時刻不足時,可調整冷卻辦法及延長冷卻時刻等。例如,可盡可能地在靠近變形的地方設置冷卻回路。
4、關于成型縮短所引起的變形,就必須修正模具的規(guī)劃了。其中,重要的是應注意使制品壁厚共同。有時,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經過測量制品的變形,按相反的方向修整模具,加以校正??s短率較大的樹脂,一般是結晶性樹脂(如聚甲醛、尼龍、聚丙烯、聚乙烯及PET樹脂等)比非結晶性樹脂(如PMMA樹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樹脂及AS樹脂等)的變形大。另外,因為玻璃纖維增強樹脂具有纖維配向性,變形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