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人工挖孔樁的施工順序,對減少施工難度起到重要作用。在施工方案中要認真統(tǒng)籌,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在可能的條件下,先施工比較淺的樁孔,后施工深一些的樁孔。因為一般樁孔愈深,難度相對愈大,較淺的樁孔施工后,對上部土層的穩(wěn)定起到加固作用。也減少了深孔施工時的壓力。
護圈的模板應支護牢靠,不易產生變形。同時也要便于拆裝,有條件時,盡可能用鋼模。
澆注護圈混凝土時宜用插棒或錘來敲擊模板,以使混凝土達到密實。為防止每段護圈混凝土接縫處滲水,下段混凝土頂面應超出上段混凝土的底面,也即確保上節(jié)混凝土護圈能插入一部分到下段。
記錄鉆孔深度,鉆孔到一定時候,檢查泥漿置換出來的情況,看看是否到了設計深度或者持力層
如果到了就可以停止鉆孔了。
然后注入清水,開始清孔,清到泥漿比重大概到1.2的時候可以下鋼筋籠。
下完鋼筋籠,再下 倒混凝土的內管,灌注砼前先用沙袋堵住管口,用鐵絲拴住,然后在砼斗內倒入砼,到滿之后,剪斷鐵絲,使砼迅速沖入管內到達管底。然后開始迅速澆筑砼,同時緩慢拔管,如此循環(huán)直到澆筑完砼。
對于土層、強風化層:采用人工開挖,開挖過程中每節(jié)均應檢查中心點及幾何尺寸,檢查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為保證施工,每開挖下節(jié)樁孔前,應用1.2m長直徑20mm的鋼筋打入土中,測試是否有流砂、淤泥出現,遇到砂層時,每節(jié)挖深可降到0.5m;挖深超過6m后,要用鼓風機連續(xù)向孔內送氧氣,風管口要求距孔底1m左右,孔內照明采用低壓電源(36V、100W)燈,燈炮離孔底2.0m,并且是防水帶罩的燈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