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期是指水稻生命中從抽穗到結實、成熟的生育期,是決定灌漿粒數(shù)和粒重的關鍵時期。因此,加強穗期田間管理是實現(xiàn)水稻高產的重要手段。
水的科學管理
水稻抽穗結實期的灌溉原則是:“抽穗充足,灌水濕潤,及時斷水”。田間保持1寸水層,灌漿期是水稻籽粒積累干物質、增加粒重的關鍵時期。采用濕灌保干、保干、保濕,即先灌淺水一次,2-3天自然落干,濕潤1-2天,再灌新水,達到以水調肥、以水調氣、增氧護根、以根養(yǎng)葉、固根的目的有葉的種子。
合理施用糧食肥料
為了延長葉片的功能期,增加光合產物的積累,有必要在抽穗前后根據苗期施“糧肥”。在施“糧肥”時,要掌握不施黃苗、不遇雨天的原則。對于黃葉田,每畝可施尿素3~4kg,或在水稻抽穗后2~3天下午施用1%尿素溶液加800倍液在水稻抽穗后2-3天的下午噴施,。同時在水稻孕穗期噴施壯穗靈能強化農作物生理機能,提高受粉、受精、灌漿質量,增加千粒重。
及時防治病蟲害
水稻抽穗結實期主要有穗頸瘟病、紋枯病、葉蟬、飛虱等病蟲害。根據植保要求,及時噴灑農藥進行防治。同時噴施800倍新新奧脂膜,提高有效成分利用率,鞏固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