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加工穩(wěn)定性,電鍍工藝是利用電解的原理將導電體鋪上一層金屬的方法。電鍍是指在含有預鍍金屬的鹽類溶液中,以被鍍基體金屬為陰極
1、化學穩(wěn)定性高;
2、在電化序中錫的標準電位紕鐵正,對鋼鐵來說是陰極性鍍層,只有在鍍層無孔隙時才能有效地保護基體;
3、錫導電性好,易焊;
4、錫從-130℃起結晶開始開始發(fā)生變異,到-300℃將完全轉變?yōu)橐环N晶型的同素異構體,俗稱”錫瘟”,此時已完全失去錫的性質
鍍硬鉻的溫度影響,鍍硬鉻層的耐磨性能與其硬度息息相關,通常硬度越高,耐磨性能越好。硬鉻層的硬度與電鍍時的溫度、電流密度和溶液成分有關。當鍍液中鉻酐含量固定時,硫酸根含量升高會使得鍍層硬度下降。
鍍液溫度越高,硬度越低,電流密度越高,硬度越高。由于高硬度和高應力(脆性)往往是相關的,因而鍍硬鉻層的硬度不宜過高。將鍍液溫度控制在35~55℃之間,將電流密度控制在30~50A/dm2 之間,可獲得滿足空客鍍鉻層硬度技術要求(≥700HV)的鍍鉻層。
鍍硬鉻生產過程,單層鉻鍍層只有達到相當厚度時,才具有較好的耐腐蝕性。不過,當鉻鍍層厚度達到65μm 以上時,再增加厚度并不會進一步改善其耐蝕性能。一般來說,電鍍時間對硬鉻層厚度的影響很大,而電鍍時間的選擇,取決于鍍液主鹽濃度、溫度、電流等工藝條件。
在實際的電鍍生產過程中,為控制鍍鉻層厚度,改善外圓鍍鉻零件的鍍層均勻性,常采用筒形電鍍陽極,并在電鍍過程中定時對合金鋼零件進行翻面和調換位置,以保證獲得的鍍硬鉻層均勻、細致。
鍍硬鉻是鍍硬鉻工藝。是在各種基體外表鍍一層較厚的鉻鍍層,它的厚度一般在20μm以上,利用鉻的特性提高零件的硬度、耐磨、耐溫文耐蝕等功能。
基本信息
鍍硬鉻;鍍硬鉻工藝。是在各種基體外表鍍一層較厚的鉻鍍層,它的厚度一般在20μm以上,利用鉻的特性提高零件的硬度、耐磨、耐溫文耐蝕等功能。
工藝流程
查驗--除油--水洗--反極--鍍鉻--水洗--查驗
鍍硬鉻是一種傳統(tǒng)的外表電鍍技能,已經使用長達70多年。鍍鉻層硬度高、耐磨、耐蝕并能長期保持外表光亮且工藝相對比較簡單,本錢較低。長期以來,鉻鍍層除了作為裝修涂層外,還廣泛作為機械零部件的耐磨和耐蝕涂層。電鍍硬鉻鍍層技能常常用來修復破損部件。
但電鍍硬鉻工藝會導致嚴峻的環(huán)境問題,鍍鉻工藝運用的鉻酸溶液,會發(fā)生含鉻酸霧和廢水,而且還有其它一些缺點,如:硬度一般為800~900HV,硬度比一些陶瓷和金屬陶瓷材料低,且硬度還會隨溫度升高而下降;鍍鉻層存在微裂紋,不可避免發(fā)生穿透性裂紋,導致腐蝕介質從外表浸透至界面而腐蝕基體,形成鍍層外表呈現銹斑甚至剝落;電鍍工藝沉積速度慢,鍍0.2~0.3mm厚的鍍層往往需要2~3個班的時間,也不利于厚鍍層的使用。
因而,研究范疇一直盡力尋找替代電鍍硬鉻的新工藝。目前已呈現許多新工藝并得到使用和發(fā)展。
電鍍硬鉻工藝的主要特點
從常用的鉻酸電解液中電鍍鉻,其工藝特點如下:
1、鍍鉻電解液的主要成分不是金屬鉻鹽,而是鉻酸。
2、鍍鉻電解液中必須加入少量具有催化作用的陰離子,如硫酸根、氟硅酸根離子等,才能使電鍍過程正常進行。
3、電解液的分散能力很低,不易得到均勻的鍍層。要想等到厚度均勻的鍍層,必須采用適當的夾具、象形陽極、輔助陰極或絕緣屏蔽等措施。
4、鍍鉻使用的電流密度很高,電流密度常在20A/dm2以上;鍍鉻槽電壓較高,通常6~12V。
5、鍍鉻電解液的電流效率較低,,普通鍍鉻電解液的電流效率在20%左右。
6、陽極采用鉛、鉛-銻合金或鉛-錫合金等做不溶性陽極,不能用金屬鉻作陽極。
7、工藝參數對鍍鉻層性質有影響,采用不同的電流密度和溫度,可得到不同性質的鍍鉻層。
鍍鉻過程還有三個特殊現象:陰極電流效率隨鉻酸濃度的升高而下降,降溫度升高而下降,隨陰極電流密度的升高而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