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車間為什么要防靜電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目前的電子廠普遍性應用集成電路(IC),集成電路中又大規(guī)模的運用集成化的各種晶體管,它們比分立元件更難以承受較高的電壓,尤其是其中的場效應晶體管更是要避免與靜電發(fā)生接觸,因為靜電輕則幾十伏,重則能夠超過幾百伏甚至達到上千伏,非常容易使集成電路被擊穿,因此,電子無塵車間要特別注意防靜電的產生,就是從根本上消除靜電的產生。
總的來說,電子無塵車間在防靜電這點上,一定不能馬虎,畢竟這些靜電是很容易就會燒壞集成電路導致零件受損報廢,如果靜電頻頻出現,多多少少都會對公司造成一定的經濟影響。
防靜電車間無塵裝修對于現代工業(yè),尤其是電子工業(yè)領域的工廠廠房實驗室建設起著重要作用。據報道,日本曾統(tǒng)計,不合格的電子器件中有45%是靜電放電危害造成。在電子工業(yè)領域,全球每年因靜電造成的損失高達百億。防靜電車間無塵級別是多少?一、靜電對產品的損傷
(一)靜電損傷的兩種失效形式
1)硬損傷:又稱“突發(fā)性完全失效”“一次性損壞”約占10%。表現為器件電參數突然劣化,失去原有功能。主要原因是靜電放電造成過壓使得介質被擊穿,或過流使得內部電路金屬導線熔斷、硅片局部融化等。硬損傷可通過常規(guī)的性能測試手段及時發(fā)現,相對軟失效而言危害要小得多。
2)軟損傷:又稱“潛在性緩慢失效”“多次損傷累積后失效”約占90%。受到軟損傷的器件,雖然當時各類電參數仍合格,然而其使用壽命卻大大縮短了。含有這些器件的產品或系統(tǒng),可靠性變差,可能會在后續(xù)過程中繼續(xù)遭受ESD軟損傷或其它過應力損傷積累而過早地失效。由于軟損傷是潛在的,運用目前的技術還很難證明或檢測出來,特別是器件被裝入整機產品之后,因此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靜電對電子元器件的危害:
靜電的基本物理特征:吸引與排斥的力量;與大地間有電位差;產生放電電流由于這些特征,靜電放電對半導體器件可能產生以下破壞:
1)薄的氧化層被擊穿;
2)泄漏電流密度高,引起導體燒熔;
3)引起過早失效的漏電流增加,擊穿電壓變化對器件的功能性破壞。盡管靜電敏感器件的內部已進行了保護處理,但這僅僅是當電荷傳遞局限于一定尺寸和持續(xù)一定的時間內進行才有效。據有關檢測報告證明,靜電放電的損害往往只有1O%造成電子元器件當時失效,通常表現為短路、開路以及參數的嚴重變化,超出其額定范圍,器件喪失了其特定的功能;另外的90%會潛伏下來,造成積累效應。一般情況下,一次ESD還不足以引起器件立即失效,但元件內部會存在某種程度的輕微損傷,通常表現為參數有小的偏差或漂移。潛在的失效并不明顯,因而極易被人們忽視。若這種元器件繼續(xù)工作,隨著ESD次數的增加,積累效應就會越來越明顯,其損傷程度會加劇,后導致失效。
常見的靜電消除手段
根據靜電產生的原理和途徑不同,電子生產場所通常采用以下方法來進行靜電的控制:
1、接地
2、靜電屏蔽
3、靜電中和
4、增加濕度
5、降低材料表面電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