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fā)現生產鋁這種節(jié)約成本的材料的合適方法后,下一步就是對這種基礎材料進行加工和改良。
純鋁有一些獨特而重要的特征。舉個例子,防腐性和電導性。但是,由于純鋁承載率相對較低,所以不是進行結構焊接裝配的材料。人們很快發(fā)現,在純鋁中添加相對小量的合金元素,鋁的特性會發(fā)生很大改變。生產批鋁合金,其中之一就是鋁-銅合金。1910年左右,發(fā)現合金家族中的沉淀物硬化現象。許多這些沉淀物硬化合金在發(fā)展中的飛機業(yè)產生的效益立竿見影。緊跟著鋁-銅合金,許多其它合金也發(fā)展起來。研究發(fā)現,通過加入像銅(Cu),錳(Mn), 鎂(Mg),硅(Si)和鋅(Zn)和這些元素的混合物,純鋁的各種物理和機械特征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許多這些新合金都能匹配質量好的碳鋼的承載力——三分之一的重量。
鋁作為結構金屬的突破是隨著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惰性氣體焊接工藝的出現而實現的。比如,GMAW(氣體金屬電弧焊),也叫MIG(熔化極惰性氣體保護電弧焊);GTAW(氣體鎢極電弧焊),也叫TIG(鎢極惰性氣體保護電弧焊)。隨著在焊接中出現使用惰性氣體保護熔化鋁的焊接工藝,就可能以高速,打出高質量,高承載力焊縫,沒有腐蝕焊劑。
攪拌摩擦焊在有色金屬的連接中已獲得成功的應用,但由于焊接方法特點的限制,于結構簡單的構件,如平直的結構或圓筒形結構的焊接,而且在焊接過程中工件要有良好的支撐或襯墊。原則上,攪拌摩擦焊可進行多種位置焊接,如平焊,立焊,仰焊和俯焊;可完成多種形式的焊接接頭,如對接、角接和搭接接頭,甚至厚度變化的結構和多層材料的連接,也可進行異種金屬材料的焊接。
攪拌摩擦焊作為一種固相焊接方法,焊接前及焊接過程中對環(huán)境的污染小。焊前工件無需嚴格的表面清理準備要求,焊接過程中的摩擦和攪拌可以去除焊件表面的氧化膜,焊接過程中也無煙塵和飛濺.同時噪聲低。由于攪拌摩擦焊僅僅是靠焊頭旋轉并移動,逐步實現整條焊縫的焊接,所以比熔化焊甚至常規(guī)摩擦焊更節(jié)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