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的工作能力設計。已知主要零件所受的公稱載荷的大小和特性,即可做零、部件的初步設計。設計所依據(jù)的工作能力準則,須參照零、部件的一般失效情況、工作特性、環(huán)境條件等合理地擬定,一般有強度、剛度、振動穩(wěn)定性、壽命等準則。通過計算或類比,即可決定零、部件的基本尺寸。
主要零件的校核。有一些零件,在上述第3)步中由于具體的結構未定,難于進行詳細的工作能力計算,所以只能做初步計算及設計。在繪出部件裝配草圖及總裝配草圖以后,所有零件的結構及尺寸均為已知,相互鄰接的零件之間的關系也為已知。只有在這時,才可以較為地定出作用在零件上的載荷,決定影響零件工作能力的各個細節(jié)因素。只有在此條件下,才有可能并且必須對一些重要的或者外形及受力情況復雜的零件進行的校核計算。根據(jù)校核的結果,反復地修改零件的結構及尺寸,直到滿意為止。
機械設計一般在非標自動化設備、機械裝備、機器人等行業(yè)應用居多,主要側重于運動部件較多的產品上,并且整機復雜、單價昂貴、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等等特點,但生產批量一般不會太大。該崗位需要有扎實的機械原理、力學分析、運動仿真等等功底,并且也需要了解每個組成部件的相關知識,是一個進行門檻比較高的崗位。機械設計的產品側重點在于功能實現(xiàn)、可靠性、性能參數(shù)等方面,而對工業(yè)設計、用戶體驗、外觀品質要求等等方面要求相對會低一點。比如,設計一臺機床,其對可靠性、性能等方面要求是相當高的。
顏色的搭配,這一點相信在外觀設計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大部分的機械都需要有外部顏色的襯托,所以在外觀設計中不得不考慮搭配顏色這個問題上。顏色的需求就在于它的合理性上,顏色不能太夸張,要符合機械本身運作的環(huán)境,以及大眾的審美,不能太花俏,這是外觀或者說外殼設計中顏色搭配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