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期限
雛雉飼養(yǎng)到60日齡就進入育成期。這時公雉的體重可達3市斤左右,母雉可達2市斤左右,除選為利公雉和種母雉的雞外,其余者可劃入商品肉用仔雉飼養(yǎng),按期出欄。做種用的雉雞可按雄、雌進行分群飼養(yǎng)。由育雛期轉為育成期時,按原來育雛群放養(yǎng),以免引起動和不安,飼養(yǎng)應以每平方米4—5只為宜。61日齡到120日齡為育成期,以后為成年期。
養(yǎng)殖場地
養(yǎng)殖場地應選擇避風向陽、地形干燥,環(huán)境安靜、交通便利之處?;\舍的高應在1.2米左右為宜,籠舍要有活動室、產蛋室(窩)、飼喂室等,飼喂室要有水槽和食槽,運動場用網封閉,以防外逃。
選種
常見品種有中國環(huán)頸雛雞、左家雛雞、黑化雛雞、淺金黃色雛雞、白雛雞、特大型雛雞等。優(yōu)質雛雞身上的黑白斑點大而稀疏,排列均勻如同花生米大小。優(yōu)良雛雞的羽毛顯得松軟、豐厚,給入其肉質脆軟之感;年齡愈小頭與體愈偏圓,嘴、足、尾愈短。
育成期的飼養(yǎng)管理
商品堆雞的飼養(yǎng),除發(fā)情期前后外,都以含動物蛋白質較少的飼料為好。在飼養(yǎng)過程中,保證供應充足、清潔的飲水。蛋用雛雞 舍10-23℃為宜,肉用堆雞舍21-25℃為宜。相對濕度以55%~60%為宜。雨季節(jié)可在舍內及運動場多設棲架,避免潮濕對難雞帶來的不良影響。
青年難雞的適合飼養(yǎng)密度為每平方來3只。公母要分群翻 喬,公母比例為1:3, 150日齡后合群。運動場為10 米2只,每群200只。蛋用堆雞在180日齡時開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