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分離性能,包括鼓速度,在離心分離過程中加入新的動力,加快渣的速度,增加鼓的長度,延長離心分離的時間。大型離心機的發(fā)展主要是為了提高鼓鼓的直徑,使用雙鼓,提高處理能力,投資,能源消耗和維護成本的單位體積減少。在理論研究方面,主要研究了濾餅形成機理、研究和加工能力的小分離計算方法。
GMP 在制藥行業(yè)里有著很強的性和約束性,其強制貫徹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國家和企業(yè)都投入了相當巨大的精力、財力、物力和人力,國內未取得藥品 GMP 認證的企業(yè)被叫停;通過GMP 認證的藥品生產企業(yè),其設施、設備、工藝技術等被大幅更新,生產環(huán)境、生產條件得到了比較徹底的改變,藥品生產和藥品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對藥品生產企業(yè)可以說經過的是脫胎換骨的變化。從 GMP 的貫徹情況來看,我國現在實行的 GMP 是以世界衛(wèi)生組織 WHO 推薦給各國指導實施的“國際化”范本為基礎制而定的,與美歐等發(fā)達國家實行的 cGMP 又稱動態(tài)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還有著較大差距,關鍵是靜態(tài)過程管理和動態(tài)過程管理的區(qū)別。
衡量離心機能的重要指標是分離因數。它表示被分離物料在轉鼓內所受的離心力與其重力的比值,分離因數越大,通常分離也越迅速,分離效果越好。產業(yè)用離心機的分離因數一般為100~20000,超速管式分離機的分離因數可高達62000,分析用超速分離機的分離因數達610000。決定離心機處理能力的另一因素是轉鼓的工作面積,工作面積大處理能力也大。
選擇離心機須根據懸浮液(或乳濁液)中固體顆粒的大小和濃度、固體與液體(或兩種液體)的密度差、液體粘度、濾渣(或沉渣)的特性,以及分離的要求等進行綜合分析,知足對濾渣(沉渣)含濕量和濾液(分離液)澄清度的要求,初步選擇采用哪一類離心分離機。然后按處理量和對操縱的自動化要求,確定離心機的類型和規(guī)格,經實際試驗驗證。通常,對于含有粒度大于0.01毫米顆粒的懸浮液,可選用過濾離心機;對于懸浮液中顆粒細小或可壓縮變形的,則宜選用沉降離心機;對于懸浮液含固體量低、顆粒微小和對液體澄清度要求高時,應選用分離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