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展柜和文物直接或間接接觸,如果展柜所用材料含有氯,硫或其它酸性成份,勢必會對文物造成損害。它們通過接觸文物或通過自身老化后釋放出有害氣體,包括二氧化硫,硫化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和揮發(fā)性有機酸類(甲酸和乙酸),揮發(fā)性醛類(甲醛和乙醛)等對文物造成損害。
按照加拿大博物館的經驗,每立方米展柜空間應當放入大約 20 公斤硅膠。對于密封性良好的展柜,每立方米展柜空間放入 2.5 公斤硅膠也可滿足要求。
展柜下層硅膠箱體應該和上層文物展出部分有足夠氣孔進行空氣交換。在展柜下層預留吸濕緩沖材料箱體的目的是為了在更換硅膠時應該不影響展柜中展品,即不需要移動展品。
對文物進行照明,國家對照度是有限制的。博物館陳列室采光照明的標準是:對光高敏感的書畫、文獻書籍、絲綿麻毛紡織品等文物,其照度標準是≤50 Iux。對光敏感的漆器、油畫、皮革等文物,其照度標準為≤150 Iux。對光不敏感的鐵器、玉石、陶瓷等,其照度標準≤300 Iux。對光高敏感文物的年曝光量標準為12000 Iux,及50 Iux的照度全年平均300天每日曝光8小時。對光敏感文物的年曝光標準為36000 Iux,及時性150 Iux的照度全年300天曝光8小時。
分析經營面積與要展示商品的數(shù)量關系。經營場地面積大小在各個商場往往具有不確定性,有時面積不是過大就是過小,面積太大又沒有足夠的花色品種充滿展示空間,面積過小使商品展示受到局限性。這就需要展柜設計者精心規(guī)劃展示空間:
評估展柜與通道走向、樓梯間、自動扶梯平面位置的硬件環(huán)境關系;評估展柜處于主通道邊還是次通道邊;評估展柜在整體賣場的位置類級,是否處于死角位置,目的是明確整體形象設計構思與創(chuàng)意,確定設計空間結構和視覺關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