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火災中,煙霧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如何有效控制火災煙氣的流動,對確保人員的疏散和滅火救援行動的開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發(fā)生火災時,如果煙氣和熱量能夠合理排放,也是防止建筑物火災閃絡、保護建筑物的一項非常有效的技術措施。
疏散應急照明應設置在墻上或天花板上,出口標志應設置在出口頂部,疏散走道指示標志應設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轉角處距地面1m以下的墻上。走道內疏散標志之間的距離不得大于10m。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應設置玻璃或其他阻燃材料制成的防護罩,防護罩的氧指數(shù)應大于32。
建設單位的工作:
1.自來水未通,消防設備主電未接到配電室;
2.發(fā)電機以及發(fā)電機自動切換功能、配電屏未調試;
3.消防控制室未設置外線電話;
4.消防控制室未設置防火門窗;
5.消防水池證明文件:容積,一次性補水時間(不超48小時)。
土建施工單位問題:
1.消防水管井,強電井和弱電井,排氣管壁隧道,穿越火室的電纜橋的密封尚未完成;
2.防火門尚未安裝;包括防火門體,閉門器,順控器,徽標(識別卡和正常關閉的防火門,請保持關閉的標記),打開方向,過大的間隙以及在防火門周圍涂灰泥。
3.空氣軸未涂灰泥;出氣口的預留尺寸錯誤(可能導致風量不足和正壓值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