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是能夠次級生長的植物,如喬木和灌木,所形成的木質化組織。這些植物在初生生長結束后,根莖中的維管形成層開始活動,向外發(fā)展出韌皮,向內發(fā)展出木材。
木材是維管形成層向內的發(fā)展出植物組織的統(tǒng)稱,包括木質部和薄壁射線。 木材對于人類生活起著很大的支持作用。根據(jù)木材不同的性質特征,人們將它們用于不同途徑。
氣干密度,是氣干材重量與氣干材體積之比,通常以含水率在8%~20%時的木材密度為氣干密度。木材氣干密度為中國進行木材性質比較和生產使用的基本依據(jù)。
木材密度的大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主要影響因子為:木材含水率的大小、細胞壁的厚薄、年輪的寬窄、纖維比率的高低、抽提物含量的多少、樹干部位和樹齡立地條件和營林措施等。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yè)研究所根據(jù)木材氣干密度(含水率15%時),將木材分為五級(單位:g/cm³):
很小:≤0.350;小:0.351-0.550;中:0.551-0.750;大:0.751-0.950;很大:>0.950。
旋切微薄木是以色木、樺木或多瘤的樹根為原料,經(jīng)水煮軟化后,旋切成厚0.1mm。
左右的薄片,再用膠黏劑黏貼在堅韌的紙上(即紙依托)制成卷材?;蛘撸捎描帜?、水曲柳、柳桉等樹材,通過精密旋切,制得厚度為0.2~0.5mm的微薄木,在采用先進的膠黏工藝和膠黏劑,黏貼在膠合板基材上,制成微薄木貼面板。
木材在加工成型材和制作成構件的過程中,會留下大量的碎塊、廢屑等,將這些下腳料進行加工處理,就可制成各種人造板材(膠合板原料除外)。常用人造板材有以下幾種:
膠合板是將原木旋切成的薄片,用膠黏合熱壓而成的人造板材,其中薄片的疊合必須按照奇數(shù)層數(shù)進行,而且保持各層纖維互相垂直,膠合板層數(shù)可達15層。
膠合板大大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其主要特點是:材質均勻,強度高,無疵病,幅面大,使用方便,板面具有真實、立體和天然的美感,廣泛用作建筑物室內隔墻板、護壁板、頂棚板、門面板以及各種家具及裝修。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是三合板和五合板。我國膠合板主要采用水曲柳、椴木、樺木、馬尾松及部分進口原料制成。
纖維板是將木材加工下來的板皮、刨花、樹枝等邊角廢料,經(jīng)破碎、浸泡、研磨成木漿,再加入一定的膠料,經(jīng)熱壓成型、干燥處理而成的人造板材,分硬質纖維板、半硬質纖維板和軟質纖維板三種。纖維板的表觀密度一般大于800kg/m3,適合作保溫隔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