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中藥名。為肉座菌目麥角菌科蟲草屬冬蟲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的尸體的復合體。具有益肺,止血化痰功效。主治腰膝酸痛、久咳虛喘、勞嗽痰血。
2018年5月30日報道,原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CFDA)重申“冬蟲夏草不屬于保健品”。
冬蟲夏草菌的子囊孢子為多細胞的針狀物,由子囊散出后產生橫隔,每段萌發(fā),產生芽管,侵入昆蟲的幼蟲體內,蔓延發(fā)展,破壞蟲體內部的結構,把蟲體變成充滿菌絲的僵蟲,冬季形成菌核,夏季自幼蟲體的頭部長出棍棒狀的子座,子座上端膨大,近表面生有許多子囊殼,殼內生有許多長形的子囊,每個子囊具2—8個子囊孢子,通常只有2個成熟,子囊孢子細長、有多數橫隔,它從子囊殼孔口散射出去,又繼續(xù)下一個周期的循環(huán)。
冬蟲夏草的貯藏要求不高,一般來說,只要在產區(qū),通過正常的干燥方法處理后,放在通風的環(huán)境下,是不會變質發(fā)霉的,如果太潮濕,可以考慮用密封袋包裝后保存在冰箱內便可以了。
冬蟲夏草首次記載使用是清代吳儀洛《本草叢新》,書中認為冬蟲夏草性味甘,溫。功能補肺益腎,化痰止咳。可用之于久咳虛喘,產后虛弱、陽萎陰冷等“虛”的病癥。據研究:冬蟲夏草主要含有冬蟲夏草素、蟲草酸、腺苷和多糖、等成分;冬蟲夏草素能抑制鏈球菌、鼻疽桿菌炭疽桿菌等病菌的生長,又是的活性物質,對人體的內分泌系統(tǒng)和神經系統(tǒng)有好的調節(jié)作用;蟲草酸能改變人體微循環(huán),具有明顯的降血脂和鎮(zhèn)咳祛痰作用;蟲草多糖是免疫調節(jié)劑,可增強機體對病毒及寄生蟲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