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材料
基礎材料:包括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勞動合同或聘用合同等。
業(yè)績材料:如項目報告、科研成果、論文、獲獎證書等。
其他材料:可能需提供繼續(xù)教育證明、職稱外語和計算機能力考試成績(部分地區(qū)或專業(yè)有要求)、單位推薦意見、個人承諾書等。
申報流程
單位賬號創(chuàng)建:國有企事業(yè)單位按單位隸屬關系分級創(chuàng)建,非公組織機構按屬地原則創(chuàng)建。
個人賬號創(chuàng)建:用人單位賬號通過審核后,單位管理員為申報人創(chuàng)建個人賬號。
個人申報:申報人登錄指定的職稱申報系統(tǒng),錄入個人基本信息、業(yè)績成果等資料,并按要求上傳相關證明材料的掃描件。申報人需在規(guī)定的申報截止時間前提交評審材料。
單位審核:用人單位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一致性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在單位內部進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不少于 5 個工作日。
上級部門審核:按照職稱評審管理權限,申報材料經用人單位審核后,逐級上報至相應的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或其委托的機構進行審核。
專家評審:職稱評審委員會組織專家對通過審核的申報材料進行評審。專家根據評審標準和程序,對申報人的品德、能力、業(yè)績等進行綜合評議,并采取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進行投票表決。
結果公示: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對評審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5 個工作日。
結果確認與備案:經公示無異議的評審通過人員,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者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確認;具有職稱評審權的用人單位,其評審通過人員應當向職稱評審委員會核準部門備案。
業(yè)績成果證明材料核心要求
高級職稱評審對業(yè)績成果的創(chuàng)新性、影響力和貢獻度要求較高,需提供以下材料(具體以行業(yè)為準):
1. 項目 / 工程類成果
證明材料:
項目中標通知書、合同協議書、驗收報告、成果鑒定書等;
本人在項目中的角色證明(如項目負責人任命書、分工文件);
項目效益證明(如經濟效益分析報告、社會影響力評估材料)。
重點:需突出本人主持或核心參與的項目,量化成果(如項目金額、規(guī)模、技術突破點)。
2. 科研 / 技術類成果
證明材料:
科研項目立項書、結題報告、專利證書(發(fā)明 / 實用新型 / 外觀設計);
技術創(chuàng)新報告(如新工藝、新方法的應用案例);
標準制定證明(如參與行業(yè)標準、地方標準的起草文件)。
重點:專利需提供證書原件及摘要頁,標準制定需注明本人參與程度(如排名)。
3. 獲獎 / 榮譽類成果
證明材料:
各級政府或行業(yè)主管部門頒發(fā)的獎項證書(如科技進步獎、教學成果獎、設計獎等);
榮譽稱號證書(如 “行業(yè)標兵”“技術能手” 等)。
重點:、省部級獎項權重更高,需注明獎項級別、本人排名及獲獎項目內容。
4. 論文 / 著作類成果
證明材料:
論文需提供期刊封面、目錄、正文及檢索證明(如知網、萬方收錄截圖);
著作需提供封面、目錄、版權頁及字數證明(出版社蓋章)。
重點:核心期刊論文優(yōu)先,著作需體現本人撰寫章節(jié)(如前言、目錄中標注姓名)。
5. 其他成果
教學類:精品課程、學生競賽獲獎指導證明、教材編寫等;
醫(yī)療類:臨床病例分析報告、手術記錄、科研課題等;
經濟類:企業(yè)管理方案、重大投資項目分析報告等。
不同行業(yè)高級職稱特色要求
行業(yè) 副高級職稱典型要求 正高級職稱典型要求
工程類 主持過中型工程設計 / 施工項目,解決關鍵技術問題 主持過大型工程或省級以上重點項目,獲獎項
教育類(高校) 主講 2 門以上課程,主持校級科研項目,指導青年教師 主講 3 門以上課程,主持省級以上科研項目,獲教學成果一等獎
醫(yī)療類 主持或參與市級以上科研項目,發(fā)表核心期刊論文 2 篇 主持省級以上科研項目,發(fā)表 SCI 論文 3 篇以上,帶教研究生
經濟類 制定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主持重大經營項目,經濟效益顯著 主持省部級以上經濟政策研究,成果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