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槐,豆科、刺槐屬,落葉喬木。又名:堇花槐,別名富貴樹、守宮槐、槐花木、槐花樹、豆槐、金藥樹、紫花槐。原產于巴西,現(xiàn)南北各省區(qū)廣泛栽培,華北和黃土高原地區(qū)尤為多見。香花槐枝葉繁茂,樹景壯觀,樹態(tài)蒼勁挺拔?;ǘ浯?、花期長、色澤艷麗芳香。優(yōu)美的樹形,滿樹盛開的紅色花朵與繁茂的綠葉相映襯,獨具園林木本花卉的特色,是觀葉賞花植物中的園林綠化優(yōu)良樹種,具有的綠化觀賞價值。香花槐根系發(fā)達分蘗力極強,是城鄉(xiāng)道路、風景區(qū)綠化和保土固沙的優(yōu)良樹種。香花槐葉綠體厚,可抗二氧化硫、氯氣、氮氧化物和化學煙霧,并可吸收、吸附空氣中的有害粉塵蒸汽,能起到凈化空氣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特殊作用。
香花槐高達15m,樹皮呈灰褐色,該樹生枝綠色,羽狀復葉,花序直立,圓錐花序頂生,黃河以北每年5月、7月兩次盛花,長江以南四次或春夏秋連續(xù)開花。無莢果不結種子。香花槐喜歡陽光充足、耐高溫,宜濕潤,抗病蟲害能力強。性耐寒,能抵抗﹣25℃~﹣28℃低溫。對土壤要求不嚴,耐干旱瘠薄,酸性土或輕堿性土均可良好生長。香花槐萌芽性強,主、側根發(fā)達,成活率高,生長快。材質優(yōu)良,結構致密,富有彈性,耐水蝕,硬度適中,經濟效益可觀。香花槐嫩葉是飼養(yǎng)牲畜的優(yōu)質青飼料?;ǚ枷悖莾?yōu)良的蜜源植物,花和莢果入藥,有清涼收斂、止血降壓作用,葉和根皮有清熱作用。
香花槐的育苗技術
可用埋根、扦插、嫁接等多種方法育苗,以埋根育苗為主。
⑴埋根育苗:根穗選取1~2年生香花槐主側根,直徑0.5~1.5cm。春季萌芽前,在距徑干20~30cm處,挖深30cm,寬100cm的環(huán)溝,剪取根段。挖根后每株需施肥、蓋土、澆水。也可在移栽大苗時,將樹苗連根挖出,保留苗木根幅30~40cm,其余用剪刀全部剪下,用濕沙貯藏備用。剪穗扦插溫暖地區(qū)在3月中、下旬,寒冷地區(qū)4月下旬到5月上旬。將選取的根條,剪成長5~7cm或8~10cm的根穗。在整好的苗床上開溝,將根穗平埋于溝內。根穗間距10~15cm,覆土3~4cm,踏實土壤。扦插后立即灌透水一次,保持土壤濕潤。也可將根穗直接插入制好腐殖質土的營養(yǎng)缽和容器內,上部與基質表面平。
⑵扦插育苗:用硬枝或嫩枝于春季或夏季扦插育苗。硬枝扦插選取1年生苗干或側枝,在3~4月份將枝條剪成長10~12cm的插穗,株行距20×30cm,將插穗斜插入苗床,扦插深度以插穗上端露出1~2個芽為宜。嫩枝扦插在6月中上旬至8月底,選取當年生,半木質化,芽子飽滿、無病蟲害的嫩枝條,剪成長度為8~15cm的插穗,保留3~4片葉,每50根1捆,進行處理。按株行距4×6cm,將插穗插入苗床,邊扦插邊噴霧,防止插穗失水。一周后開始愈合生根,半月后幼根逐漸生長,25~35天后,苗木即可移栽,在早晚或陰天移栽,移后應搭遮陽網(wǎng)。7~10天后去除遮陽網(wǎng)。
香花槐的栽培技術
香花槐在干旱山地生長,明顯優(yōu)于刺槐,可在山地營造水土保持林。也可在沙地營造防風固。主要用于城市園林綠化,景觀綠化。香花槐栽培方法以春季栽植造林為主,整地規(guī)格50×40×40cm,成活率可達95%以上。也可采用分蘗造林,為使苗木生長健壯,苗木移栽后從地面平茬,從萌生的幾個萌芽中選留1個壯芽,培育成主干,生長快,樹形好。由于香花槐自然生長樹冠強,樹形優(yōu)美,枝條舒展,勿需修剪,在生長過程中應及時松土、除草,及時澆水、施肥、抹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