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橋梁涵洞通過性:大件貨物自身的高度加上承運車輛車板的高度較高,通常超過各地橋梁和涵洞限制。
2、橋梁的通過性:大件貨物自身重量加上承運車輛的重量較大,這就需要對沿途道路、橋梁進行數(shù)據分析和模擬, 通過分析橋梁內力和車輛通過時產生的內力,計算荷載效率,判斷能否通過。
3、轉彎半徑的通過性:大件運輸車輛較長,其轉彎半徑較大,如果道路轉彎半徑過小,寬度過窄,就有可能導致車輛不能通過。
4、坡度的通過性:由于大件承運車組較長,載貨后車板發(fā)生-定的變形,通過凸坡或者凹坡車板落在兩坡面,可能導致車組被托底或反向變形破壞。
5、運輸成本高:大件運輸不僅僅要考慮車輛直接運費,還需要考慮前期的路勘費用、橋梁加固、空中排障、修路造橋的費用等。
6、運輸時間長:大件運輸設備載貨時速度比較緩慢,同時需要提前申請上路許可,修路造橋等輔助工作耗時較長。、經濟地在規(guī)定時間內將大件運輸?shù)巾椖楷F(xiàn)場, 項目順利實施的關鍵。
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發(fā)達國家的公路大件運輸只是現(xiàn)代綜合物流體系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且海陸空多式聯(lián)運早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大件運輸手段。近年來,我國鐵路站點的覆蓋率不斷提高,速度也在不斷提升,彌補了以往鐵路運輸速度慢、距離目的地遠的缺點。隨著港口建設的增加,水運也更加方便,雖然時間較長,有的水系可能受枯水季節(jié)影響,但各大流域的渠化和航電樞紐的建設也大大緩解這種不利因素,而且水路運輸特別是海運的噸位遠大于公路和鐵路,又不受道橋無法滿足通行荷載的限制。關鍵的是,水路、鐵路運輸方式的成本相對較低,這決定了這兩大運輸方式參與大件運輸會越來越深入,對只從事公路大件運輸?shù)钠髽I(yè)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威脅,對有公、鐵、水聯(lián)運條件的企業(yè)來說卻是降低成本的一大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