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因
導致車輪啃軌故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車輪水平方向的偏斜問題,主要是指在車輪安裝過
程當中,沒有重視對水平偏斜量的控制,軌道中心線與車輪中心線不在重合狀態(tài)下,形成一定夾角。在所形成夾角角度大于0.5°的情況下,將發(fā)生車輪啃軌的故障。
其次,車輪垂直方向的偏斜問題,主要是指受到龍門式起重機自身結構變形因素的影響,鉛垂線與車輪踏
面中心線較差形成夾角,導致車輪運行半徑增大,運行一周的路程明顯增加。除以上因素以外,傳動系統(tǒng)傳動
性能的偏差以及軌道自身的設計、安裝缺陷都將會加大車輪啃軌故障的發(fā)生率。
2、處理措施
首先,考慮到軌道在龍門式起重機的實際運行中會不同程度上承受各種外力影響,導致產生位移以及變形方面的問題,長期作用下將誘發(fā)車輪啃軌故障。因此,為了確保軌道工作狀態(tài)的良好,需要重視對軌道的靈活調整。在軌道調整前,檢查軌道外表面是否存在裂縫、開裂的問題,同時對軌距進行測量,對全程高度進行調整,軌道直線度通過鋼絲繩進行校正,再檢查螺栓或軌道壓板是否存在松脫問題,若變形比較輕微,可以直接進行局部調整,若變形嚴重,則應當采取更換全新軌道或者是擴高軌道基礎的方式實現(xiàn)。其次,需要對車輪組的安裝精度進行可靠控制,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種類型:其一,應用大輪緣高度:按照原高度,上浮50%比例,改善車輪輪緣在受力狀態(tài)下與軌道側面的壓觸狀況,降低應力水平,避免輪緣磨損,提高耐久性;其二,調整車輪組軌距取值:結合現(xiàn)行的相關設計規(guī)范來看,要求對于一般意義上的龍門式起重機而言,軌距誤差應當嚴格控制在±S(跨度)/1000范圍內。具體的調整方法有兩類:對車輪組軸承制作的固定鍵板進行調整;對軸承兩側軸套長度進行調整。調整范圍建議控制在8.0~10.0mm以內;其三,對車輪組對角線進行合理的調整:結合實踐工作經驗來看,認為為了確保機械傳動系統(tǒng)同軸度,降低維修工作量,應當對被動輪進行調整,盡量避免調節(jié)主動輪,解決對角線安裝環(huán)節(jié)的誤差問題。